找到相关内容258篇,用时2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论佛教的认知科学

    划分,则可以分为感觉、知觉和各种思想活动等几类。佛教对内部经验有一个类似的划分,这就是五蕴论。   世亲菩萨《大乘五蕴论》中说,“云何色蕴。谓四大四大所造诸色。云何四大。谓地界、水界、火界...俱大因声。云何为香。谓鼻境界。好香、恶香、及所馀香。云何为味。谓舌境界。甘味、酢昧、咸味、辛味、苦味、淡味。云何为所触一分。谓身境界。除四大种馀所造触。滑性、涩性、重性、轻性、冷、饥、渴等。云何名为...

    杨新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13746768.html
  • 论佛教的认识路线--从认知科学谈起

    包括眼根、耳根、鼻根、舌根、身根五根和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五尘以及无表色等。  色为眼境界,声为耳境界,香为鼻境界,味为舌境界、触为身境界。其中,触又分为四大及余所造触。四大为地界、水界、火界、风界...形象。其中特别强调了属于触觉的四大的作用,它们是其它造色生起的重要辅助条件,故说色蕴为"四大及所造诸色"。  受是伴随感觉而起的苦乐和不苦不乐感受。"乐谓灭时有和合欲,苦谓生时有乖离欲,不苦不乐谓无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94847863.html
  • 晚清佛学与近代社会思潮(4)

    则不难理解。但就常识而言,色蕴应当是客观存在,识蕴则是主观所依。但佛说它们和前三者一样是空和无常。梁启超“引经据典”,力图说明这令人眩惑不解的道理。  云何色蕴?谓四大四大所造色[注释:梁启超《大乘五蕴论》。]。  梁启超列图表示如下:  色:四大=地界坚性,水界湿性,人界煖性,风界动性。    四大所造色= :五根=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。            :五境=色、声、香、味及触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40749899.html
  • 论佛教的认识路线 ——从认知科学谈起

    我们对内部世界的经验进行精细划分,则可以分为感觉、知觉和各种思想活动等几类。佛教对内部经验有一个类似的划分,这就是五蕴论。   世亲菩萨《大乘五蕴论》中说,“云何色蕴。谓四大四大所造诸色。云...大因声、非执受大因声、俱大因声。云何为香。谓鼻境界。好香、恶香、及所馀香。云何为味。谓舌境界。甘味、酢昧、咸味、辛味、苦味、淡味。云何为所触一分。谓身境界。除四大种馀所造触。滑性、涩性、重性、轻...

    杨新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22851049.html
  • 佛哲学研究与思想体系的建立

    它们是无常和空则不难理解。但就常识而言,色蕴应当是客观存在,识蕴则是主观所依。但佛说它们和前三者一样是空和无常。梁启超“引经据典”,力图说明这令人眩惑不解的道理。  云何色蕴?谓四大四大所造色[注释:梁启超《大乘五蕴论》。]。  梁启超列图表示如下:  色:四大=地界坚性,水界湿性,人界煖性,风界动性。  四大所造色= :五根=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。  :五境=色、声、香、味及触之一部分。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95060804.html
  • 周叔迦:唯识研究(1)

    极简单,便是太阳中的四大消长的关系。因为四大的消长而火大种风大有余剩了,所以便发挥成光热而散在虚空了。  再将这四大与科学中电子论来比较,这障碍的功能便是电子,这流润的功能便是电子吸引的力量,这炎热的功能便是电子中的电量或是电子中所含的热,这飘动的功能便是电子流动不停的力量。  人的身体也是物质,便也是四大集合成的,但是有两:人的肉体,便是这像葡萄的眼,像荷叶的耳,像悬胆的鼻,像半月的...

    周叔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51568371.html
  • 玄奘法师对律宗之影响

    五根的功用,故名扶尘根,其体为粗显之四大所成之肉团。即通常所说,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是也,为有见有对之粗色。  外五尘者,四大所造,为五根所取与五识所缘的境,即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也。  第一、“色”者... 第五、“触”者。即身根所触、身识所缘的境界称为触境,共有十一触:即地、水、火、风四大,与滑、涩、重、轻、冷、饥、渴等十一种。其中四大为能造之触,后七为所造之触。  色法中最后一种“无表色”者,...

    照贤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161873472.html
  • 佛教的数学

    解到有情的器世间等,都是幻象不真,所以只观空而不分析;而小乘是以分析观空,故对极微曾加以分析。当初印度的佛学者,对万物起源的研究,认为是地水火风四大种缘所组成,虽然一切万物是四大种缘组合而成,但四大种必有他的出发点,以形成单位,然后山河大地,才得以形成。这种假想分析证明法,是说四大迭分迭细,至于极缈小的地位,科学经验不能觉知,物理手续不能分割,此即名之为极微。近代科学家以物理的分析为最细小的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13146749.html
  • 赖耶缘起对阐释“生死流传”的意义

    因果的理论。  “无表色”属“五法”中之“色法”的一种。就“色法”而言,其内涵比“色蕴”更广阔,包括四大四大所做色。众生所造的善恶业,是通过身、语的具体行为而表现出来,名为“表业”。有部认为业行能激发一种将来必能感果的物质力量,这种物质是身中四大所造成,无形相质碍,不能显示令人了知,故名“无表色”。众生所造诸业,皆以“无表色”的形式得以保存下来。  有部主“三世实有”之说,“三世”是指过去...

    陈雁姿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103265584.html
  • 《四部医典》药物的性能 药味

    能医治培根、赤巴病。空性药物统帅其他四大所生的药物,遍行全身;主要治疗综合性的疾病。因此,五大相合生成各物,地上无物不为药。向上运行的药物是火性药和风性药,下行药物是土性药和水性药;泻药大部分是...、药物消化后的变化情况、功能、配制的方法等几个方面去学习。 药味又分为:来源、区别、性质、分类、作用等五个方面。 一切药味都是来自土、水、火、风、空五大。药物依靠土生长成形;水使其...

    宇妥•元丹贡布等著 马世林、罗达尚、毛继祖、王振华译注

    |藏医|四部医典|药物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2/1158307866.html